8月12日,由北京大学、云南大学、楚雄师范学院师生和楚雄州林草科研所科研人员等共60与人组成的调查团,圆满完成了针对楚雄彝族自治州10县市的野生大型真菌多样性资源联合科学调查。此次调查从7月25日开始,为期3周,分10个调查小队同步进行。
楚雄彝族自治州拥有全国野生食用菌种类的30%、云南省的33%,并以大量出产高档野生菌如松茸、松露、鸡枞、干巴菌、牛肝菌、羊肚菌等闻名遐迩,食用菌产量和产值均在全省16个地州中排名第二。近年来,楚雄州食用菌产业迅猛发展,并于2024年8月初出台了全国第一个具有法律意义的地方《野生菌保护利用管理办法》,以促进和规范当地食用菌产业的发展。然而,楚雄州大型真菌多样性资源现状至今仍家底不清,关于这笔宝贵的特色资源的种类、储量、分布及其环境条件等缺乏完整的基础数据,严重影响了楚雄州野生真菌资源开发潜力的科学评估和产业发展的战略规划。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建设思想,在北京大学、楚雄彝族自治州政府、州林业和草原局的大力支持下,北京大学“滇中高原生物多样性与地球关键带”自然资源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简称“滇中站”)作为发起单位,组织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云南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楚雄师范生态环境与化学学院以及楚雄州林草科研所三校一所联合调查队,以楚雄州10县市的野生食用菌保育基地及其周边区域为对象,开展为期3周的大型真菌多样性调查。这一行动旨在深入全面了解楚雄野生真菌的资源潜力与特色,为本州野生菌资源开发和乡村振兴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同时,为高校青年学生提供深入基层了解省情州情、发挥专业优势交流合作的机会,为地方发展建言献策、提供科技支撑。
联合调查团由北京大学滇中站站长、城市与环境学院沈泽昊教授担任协调人和总领队,州林草科研所周庆宏所长、慕丽琴高工、楚雄师范杨海艳老师、云南大学生态系周睿老师共同组织。州林草局大力支持此次调研,协调和组织各县市相关单位为调查分队提供后勤保障。调查团包括3校40余名大学本科生、12名博士硕士生和10位老师。每个调查队由1名老师、1名研究生和4名本科生组成,在前后20天行程中,调查团对楚雄全州共建立了570个森林调查样地,并对其中的大型野生真菌进行了三期重复清查,获取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
7月25日,调查团汇聚楚雄师范学院,召开了楚雄州10县市野生大型真菌联合调查启动会(图1)。州林草科研所研究人员做楚雄野生菌资源基本情况介绍,北京大学沈泽昊教授做野外调查工作安全防护讲座。
图1、三校一所楚雄州野生菌联合调查团在楚雄师范学院合影
楚雄彝族自治州林业和草原局党委书记、局长陈福亲临州林草科研所看望调查团师生,并和沈泽昊教授一起为落地州林草科研所的“北京大学思想政治实践课教育基地”举行揭牌仪式(图2)。
图2、“北京大学思想政治实践课教育基地”揭牌仪式
调查团在南华县五街野生菌保育促繁基地开展调查预演,采用样方法调查不同林型中的野生菌种类、数量,测量树木胸径,采集样方内土样、植物和野生菌标本,并进行野生菌样品测量与标本制作(图3)。
图3、大型野生真菌的野外调查和室内标本制作
在州林草局的统一协调下,各县市林草部门派人护送调查小队到达指定调查区域,帮助协调调查队的食宿、交通,甚至派员陪同上山调查,以保障师生的野外安全。各调查小队在野外工作期间跋山涉水、不畏虫蛇、风雨兼程连续作业(图4a,b),白天调查采集,夜晚整理数据、制作标本(图4c,d)。总领队沈泽昊教授和周庆宏所长则先后到10个调查队进行巡回指导,及时解决调查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图4e)。值得一提的是,分赴各县市的真菌调查小队得到了当地林草部门的大力支持和热情接待。如双柏县马龙河林场为调查队提供免费的住宿条件(图4f)。武定县林草局派护林员每天陪同上山调查,以保障调查队安全。
图4、调查小队在各县市的野生菌基地开展野外调查和室内工作,地方林草管理部门给与密切配合和大力支持
到8月12日,三校联合楚雄大型野生真菌多样性联合调查的10个小分队全部顺利、圆满完成了调查任务。此次考察针对大型真菌个体寿命短,种群动态性强的特点,首次在10个县市范围的不同生境下同步开展样方调查,开创了此类调查的先例;共调查570个不同群落类型的森林样方,获得了关于楚雄大型野生真菌种类、种群储量、生境特征和人为利用等方面的宝贵第一手数据资料,包括测量数据、照片、真菌种类标本和分子鉴定材料(图5),是对楚雄大型真菌多样性资源信息的一次重要补充。
调查队发现,7月底以来各地相继进入野生菌旺盛生长期,但由于各地雨季到来早晚不同,天气变化特别是雨量大小对野生菌出产具有显著影响。不同森林结构和地形位置也是影响野生菌产量和种类的重要因素。在此期间,居民的野生菌采集活动非常密集,但在保育基地之外,不顾野生菌个体大小一采而光的情况非常普遍,不利于最大化利用野生菌资源。因此,采取科学合理的采集方式,即不采童菌和过熟菌,对于维持楚雄野生食用菌资源的可持续性极为重要。
图5、楚雄极为丰富多样的野生大型真菌资源
在调研过程中,实践团成员怀揣饱满的热情,发扬吃苦耐劳、乐学善思的态度,在实践中学习,在访问中思考,边交流边总结,积极发表各自的想法,对于这些主题都有了各自更深的思考与感悟。三个高校的青年学子以丰富多彩的野生菌为纽带,走入市场、企业、山林,相互交流、共同成长,深刻认识楚雄的山川美景和宝贵资源,体会到理论与实践结合的重要性,更意识到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路径的现实意义。相信在未来,同学们将带着这份宝贵的经历与感悟,继续在学习与实践中砥砺前行,守护绿水青山,赋能乡村振兴,为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进步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