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云南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网站! 云南大学官方网站
生物多样性研究院
生物多样性研究院
当前位置:
董廷发
作者: 来源:dtf#ynu.edu.cn;dongfar@163.com 发布时间 : 2024-07-01 03:34:51 点击量:

董廷发,男,博士,19859月生,云南会泽人。现任云南大学东陆青年学者、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主要从事树木生理生态学、植物入侵生态与管理研究,重点关注:1)高原山地植物(植被)响应气候变化和生物入侵的机制和后果;2)人工林生态与功能提升。目前主持了包括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内的科研项目10余项,在Global Change BiologyJournal of Experimental BotanyTree Physiology等国内外专业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出版专著2部,指导本科生创新创业等项目6项。获云南省“兴滇”人才、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四川省海外高层次人才等荣誉称号。

在植物响应全球变化方面取得的突出成绩,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揭示了气候变化(增温、干旱)下森林植物的生理生态响应机制及动态。从多尺度(包括植物个体及景观水平等)揭示森林植物生长、光合和分布对气候变暖的响应机制,为森林植物响应全球气候变化提供了新的科学依据。

2)发现了雌雄异株植物的生长和抗虫防御能力响应高温、干旱的性别差异,为植物响应全球气候变化提供新的角度。

3)解析了我国入侵植物形态、光合、养分、分解等方面的功能特征规律,丰富了我国入侵植物功能性状的数据库。


招生专业

生态学、资源与环境。欢迎对专业具有强烈兴趣爱好的同学报考。

 

联系方式

E-mail: dtf#ynu.edu.cndongfar#163.com [#换成@]

地址:昆明市呈贡区云南大学植被结构功能与建造全国重点实验室大楼6415 650500


主要学习和工作经历

2005.092009.07:云南大学,生态学专业,获理学学士学位

2009.092012.07: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生态学专业,获理学硕士学位

2012.092015.07: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植物学专业,获理学博士学位

2014.102014.12:芬兰赫尔辛基大学  交流生

2015.072024.01:西华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教师

2019.092021.01:美国莱斯大学  博士后(访问学者)

2024.01至今:云南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  教师

2025.07-2025.08:美国莱斯大学和休斯顿大学  访问学者


近十年主持的主要科研项目

2025.012028.1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项目:干旱下紫茎泽兰入侵对云南松林土壤微食物网结构及养分循环功能的影响

2025.012029.12:云南省兴滇英才支持计划(青年)项目:极端干旱及其土壤遗留效应对西南地区典型外来入侵植物与土著植物生长的影响研究

2024.012027.01:云南大学人才引进经费:全球变化与生物入侵

2024.032027.02:云南省科技厅-云南大学联合(重点)项目:紫茎泽兰入侵对干湿季节下云南松林土壤微食物网结构和功能的影响研究

2022.012025.1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气候变暖下邻株效应对雌雄桑树抗虫能力的影响

2022.102025.0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美合作与交流)项目:植物性别间的功能差异:气候诱导的性比变化的生态后果

2017.01-2019.1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气候变暖下青杨雌雄植株对植食性昆虫的防御响应研究

2022.012024.12:四川省科技厅(面上)项目:西南地区杜鹃花属典型植物耐热性研究

2019.012020.12:四川省科技厅(重点研发)项目:河岸带植被生态恢复对水质改善的关键技术与示范——以嘉陵江南充段为例


社会兼职

中国生态学会生物入侵专业委员会  委员

中国林学会林下生态种植产业联盟  理事

Forestry Research Advances副主编

Journal of Plant Ecology》、《生态学杂志》、《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等青年编委

 

获奖情况

2020年获第八届梁希青年论文三等奖(排名第1)

2021年获四川省高等教育成果二等奖(排名第8)

 

参加编写的主要论著:

[1] 胥晓, 董廷发, 晏梅静. 《环境变化对桑树的影响研究》2024, 科学出版社.

[2] 胥晓, 董廷发. 《小五台山青杨种群生态学研究》2017, 科学出版社.

 

近年发表主要学术论文(*通讯作者)

[1] Liu J, Zou H-X, Bachelot B, *Dong T, Zhu Z, Liao Y, Plenković-Moraj A, *Wu Y. Predicting the responses of subalpine forest landscape dynamics to climate change on the eastern Tibetan Plateau. Global Change Biology 2021, 27: 4352-4366.

[2] Dong T, Zhang R, Liu J, Fowler JC, Miller TEX, *Xu X. Warming alters sex-specific responses in leaf defense against insect herbivory in Populus cathayana. Environmental and Experimental Botany 2021, 189: 104557.

[3] Liu J, Zhang R, Xu X, Fowler JC, Miller TEX, *Dong T. Effect of summer warming on growth, photosynthesis and water status in female and male Populus cathayana: implications for sex-specific drought and heat tolerances. Tree Physiology 2020, 40: 1178-1191.

[4] Dong T, Duan B, Korpelainen H, Niinemets Ü, *Li C. Asymmetric pruning reveals how organ connectivity alters the functional balance between leaves and roots of Chinese fir.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Botany 2019, 70: 1941-1953.

[5] Huang X, Wang Y, Wang Y, Yan M, Zhang C, *Xu X, *Dong T. Sex-related adaptive responses in the carbon balance to diurnal variation in the dioecious species Morus alba. Journal of Plant Ecology 2025, 18: rtaf019.


更多论文见:

ResearchGate: https://www.researchgate.net/profile/Tingfa-Dong

Google scholar: https://scholar.google.com/citations?user=H7RzIz8AAAAJ&hl=zh-CN



上一篇:赵建立
下一篇:陈哲

回到顶部